首页 > 联系院系 > 详情
最近/急招职位
最近/急招简章

工学院

发布时间:2018-01-15 11:27: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工学院

    工学院始建于1993年,其前身是1949年创办的延边大学理工学部。现任院长为朴 成道教授。工学院是以“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为教学指导思想,旨在培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较强综合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工程领域的科研、设计、开发、制造、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工学院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建筑学和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专业等10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吉林省高校省级计算机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电子通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十二五”校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十二五”校级优秀特色重点学科。现有在岗教职工13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7人,硕士生导师30人。现有在校学生2230人,其中,本科生2117人、硕士生113人。

    工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绩点学分制、双学位和辅修制、奖学金制等学籍管理和激励制度。新生入学成绩第一名者给予表彰和奖励,部分专业成绩优异的新生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每年推荐10%的毕业生免试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学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吉林省奖学金、宁海奖学金、三星奖学金等34项特殊奖学金。

    近几年工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已经与韩国等国外的重点高校建立了姊妹关系,学生交流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开展“挑战杯”等科技创新和社团活动,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大赛研制出很多科技含量较高的作品,并在各种国家和省级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几年来,学院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好评。尤其是我院毕业生深受沿海地区外资企业的青睐,需求量逐年增长,其中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image.png

专业(大类)介绍

大类名称: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前一年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三年分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习各专业相关课程。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深厚,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具备电子领域中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符合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场理论、高频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检测技术及应用、智能仪器、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

就业前景:主要在外资及合资企业、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研究所从事与电子信息相关的研究、设计、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可推荐到国外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保送到国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或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深厚,具有扎实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具备通信领域中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符合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场理论、高频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通信技术、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就业前景:主要在研究所、高等院校、外资及合资企业、企事业单位从事与通信技术相关的研究、设计、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可推荐到国外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保送到国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或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修养和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符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数字电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等。

就业前景:主要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工作。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保送到国外继续深造,或保送到国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或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image.png

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修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数字媒体获取、处理、存储、管理,以及数字内容安全等技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符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3D数学基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程序设计、计算机游戏概论、多媒体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等。

就业前景:适合于在游戏动漫公司、新闻媒体、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等领域内的技术部门从事数字媒体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保送到国外继续深造,或保送到国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或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与化学工程、高分子工程、生物化学工业、制药业相关的公司、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符合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化学反应工程等。特色课程有:高分子材料学、工业催化、化工过程仿真与计算机设计、化工设备CAD和PID等。

就业前景:在独资及合资企业、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研究所,从事化工、高分子技术、生物化工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可推荐到国外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保送到国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或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大类名称:机械类

    机械类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前两年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两年分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各专业相关课程。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和电子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多学科复合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符合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

就业前景:在机械、电子、交通、科研部门、教育行业从事教学、研究、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保送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农牧学、机械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经营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具备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使用管理及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工艺设计及相关装备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选型配套、设备维护、技术推广、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农业机械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科研和推广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符合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计算机技术基础、汽车电器控制、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汽车运用工程学、农业机械学等。

就业前景:在机械、电子、交通、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装备的检测,从事技术开发、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设计与研究等应用技术工作及运营管理工作。 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保送到国外继续深造,也可以保送到国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或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具备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地下建筑等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土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符合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AD软件应用、建筑工程概预算、土力学实验、建筑材料

实验、结构实验、计算机CAD实验等。

就业前景:主要面向沿海城市、大中城市及本地区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科研管理、政府机关及外资企业等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每年有20%以上学生可以保送到国内外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深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掌握现代通信基础理论和较强的计算机、外语、通信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在信息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与通信网络等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在行政部门从事各类通信设备和通信网络的科学研究、网络运营、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符合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场理论、高频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通信技术、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就业前景:主要在研究所、高等院校、外资及合资企业、企事业单位从事与通信技术相关的研究、设计、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可推荐到国外合作大学和其他国外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保送到国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或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成绩优异者可免试推荐到国内知名高校或推荐到国外高校。